機會是給有預備的人

機會是給有預備的人

香港失業率連升九個月至6.2%,失業人數突破24萬人,並超越2009年金融海嘯後的5.5%高位,為逾15年來最惡劣;就業不足率升至3.7%,接近17年來高位。就連政府也提醒,經濟前景仍面對巨大的不確定性。

即將要投入職場的現屆畢業生,相信面對的挑戰將會非常巨大,真的是人浮於事。究竟在一職難求的情況下,有沒有所謂求職秘笈呢?筆者相信是有的。

例如精心炮製的履歷表、面面俱圓的面試技巧和別具心思的求職信,甚至透過長袖善舞的人際網絡獲得工作。

毅力是不二法門

不過筆者認為,毅力始終是不二法門。以下兩個例子希望能給讀者一些啟發。

松下幸之助是日本松下電器(Panasonic)公司的創辦人。話說他剛畢業時,來到了一間電器公司求職,那公司的人事部主管見到他穿著不整潔而且破舊的衣服,於是就跟他說:「我們公司現在不缺人,你下個月再來吧!」

對一般求職者來說,相信已放棄這個職位,反正別人都說了現在不缺人。

不過,松下幸之助卻沒有放棄,他下個月果真又來到了人事經理面前,這時人事經理依然看到衣衫不整的松下幸之助,還是說:「我們公司現在不缺人,你下個月再來吧!」接下來幾個月,這情況不斷出現。

最後,人事經理終於坦白地對他說:「小伙子,你看你的衣衫不整,是不適合在我們公司工作的。」一般人聽到別人這樣評價自己,也許會感到十分失望,但是松下幸之助決心改變,他回家向媽媽借了錢,買了新的衣服,然後又跑到人事經理面前。

這時,人事經理又說:「你對電器的認識不深,不能勝任我們的工作。」

於是,松下幸之助回家自我進修,過了一段時間,他又回到了人事經理面前,並說:「我已經利用好幾個月時間進修自己,現在可以隨便考考我,看我在哪方面需要再改進。」

人事經理終於被感動,他說:「我在這崗位已做了很多年,但卻從來沒有見過一位求職者和你一樣堅持。」於是松下幸之助被聘用了。

在台灣有一間十分著名的企業叫台塑集團,他的創辦人是王永慶。王永慶出身貧苦,但他十分希望自己能夠做生意。

有一天,他利用爸爸借來的錢開一間米店。當時米店賣米時,米內會夾雜著不同的雜質。由於顧客已經習慣了,所以不覺得米內有雜質有甚麼問題。

但是王永慶卻從中看到了機遇,他堅持將米的雜質全部抽出,再賣給顧客;而且他還堅持將米送到客人家裏。

他首先會將客人米缸的米全倒出來,然後他將新的米倒進米缸的底部;再在上面鋪上舊的米,這樣就不怕米缸最底的米永遠吃不到。

憑藉王永慶的堅持,慢慢得到了顧客的認同,就這樣打開了一片成功的天空。

上述兩個故事告訴我們,在開創事業的路上不光是堅持,還要有謙虛、真誠和能屈能伸的精神,這種處事態度,無論身處順境逆境都一樣種要。老套地說:機會是給有預備的人。筆者是指要以非比尋常的心理質素來預備。